医患之桥
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,宣传主题为“消除肝炎,积极行动”。为进一步增强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治意识,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,尽早实现“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”的目标,7月27日,我院公共卫生科联合感染病科举办“消除肝炎,积极行动”义诊宣传活动。
在门诊一楼大厅,医务人员向就诊群众广泛宣传病毒性肝炎可防可治,普及防治知识,树立公众“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”的健康理念,同时积极宣传国家医保治疗政策等信息。
通过义诊宣传活动,提高了群众自我防范、主动检测和积极规范治疗的意识,减少了对病毒性肝炎的恐惧和对患者的歧视。
相关知识链接
什么是病毒性肝炎?
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。目前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、乙型肝炎病毒、丙型肝炎病毒、丁型肝炎病毒、戊型肝炎病毒,可分别引起甲肝、乙肝、丙肝、丁肝、戊肝。
常见的导致肝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?
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肝区疼痛、蜘蛛痣、肝掌、皮肤或巩膜黄染、食欲减退等。有些患者可慢性化,发展成肝硬化,少数可发展为肝癌。
肝炎有哪些表现?
1.乏力
患者很容易疲倦,稍活动就会有疲乏感,轻者无法持久性工作,重者两条腿可出现沉重感,一些患者还会有失眠、乏力等症状。
2. 饮食减少患者会有食欲不好的表现,厌油腻食物,如果勉强进食,腹部会出现饱胀感,有时还会有恶心、呕吐以及体重减轻的症状。
3. 黄疸肝炎可导致胆红素升高,从而引起皮肤、巩膜等黄染,最早可在巩膜表现,之后全身皮肤可发黄,尿液也可呈深黄色。
4. 上腹部不适患者有上腹及肝区不适甚至疼痛的症状,有时疼痛可放射至背部。一般疼痛发生在夜间,卧床休息之后疼痛可缓解。个别人会有脾大的表现,伴随脾区疼痛的症状。
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
病毒性肝炎有极强的传染性。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: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,如患者误吃误喝含有病毒的食物或水。乙型、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传播,主要包括输入不干净的血制品、母婴传播、性传播、医源性传播等。
肝炎不可怕,预防有方法!
一是提倡健康生活方式、健康的行为,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;
二是扩大病毒性肝炎的筛查、检测,早期知晓感染情况;
三是规范的治疗,既是保护自己,也避免传染其他人员;
四是易感人群或高风险人群推荐疫苗接种;
五是合理睡眠、适度锻炼、保持良好心态,提升生活质量。
(公共卫生科)